首页 >  时评 >  详情

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创记录!哪些长期因素在驱动? 每日视讯

2023-04-19 13:30:57来源:雪球网

摘要

-------------------

全球央行购金创记录

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1136吨,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数据看,过去10年,全球央行连续实现黄金储备的净购买。

另一方面,央行购金力度也在持续加大。

图1:2022年,全球央行购金量突破历史记录

数据来源:世界黄金协会,2023/4

尤其是中国央行,过去20年经历了四轮黄金增持。包括2001年、2009年、2015年、2019年。

每次加仓的时点都选在了不错的时机。

当前,中国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。

图2:2022年之前,中国央行经历四轮黄金增持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-------------------

一、货币体系变革

然而,有限的黄金供应无法应对持续增长的经济需求,金本位的结局必然对应了通货紧缩。

因此,金本位经历了两次解体。

第一次是1930年大萧条后的金本位解体,伦敦金价从每盎司20美元上涨至35美元。

第二次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,黄金与美元脱钩。伦敦金价从每盎司35美元上涨至850美元。

图3:货币体系变革与黄金大行情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当前,全球货币体系正在经历第三轮变革的浪潮。

尤其是“去美元化”现象愈演愈烈。

图4:美元储备与黄金价格呈现负相关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一方面,俄罗斯被踢出SWIFT支付体系,俄方对美元和欧元储备更为谨慎,转而增持黄金。

另一方面,沙特等中东国家开启“人民币石油”的探索,尝试以人民币来结算石油,绕开美元,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开启新格局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二、信用货币购买力稀释

在过去20年的现代货币理论指导下,每逢经济危机,以美联储为首的海外央行倾向于超发货币以刺激需求。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中,世界都见识到量化宽松的威力。但扩表后的每轮缩表,终究是雷声大、雨点小,海外央行资产负债表加速扩张,信用货币的购买力被持续稀释。

图5:美联储总资产从1万亿扩张到8万亿美元,缩表规模远不及扩表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图6:以黄金计价信用货币购买力持续稀释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,全球一直处于低增速低通胀环境,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债务扩张。

因此,债务扩张→货币超发→购买力稀释→债务偿还→新一轮债务扩张,成为了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困局。

何以破局?唯有回归经济增长的本质以化解债务矛盾。

图7:美国债务扩张依赖低利率,以维持利息支出稳定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-------------------

三、全球经济动能疲弱

正所谓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相较于金本位制度,信用货币体系适应了货币需求的增长,但过度的依赖货币工具就造成了债务杠杆居高不下。

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老龄化、贫富差距、逆全球化三大矛盾。

当前全球人口结构均呈现年轻人比重下滑、老年人比重上升。

图8:全球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富人边际消费倾向弱,消费比例占收入比例低;而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弱。

数据层面观察到海外贫富差距拉大,基尼系数持续上升。

图9:美国收入分配情况恶化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新冠疫情加剧了跨国贸易的难度,美国制造业回流,全球贸易规模相较于GDP比重在下滑。

图10:全球货币贸易占GDP比重趋势下滑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或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全球人民都无法摆脱老龄化、贫富差距、逆全球化三大困扰。

经济动能的疲弱,让债务周期的故事延续。

而信用货币购买力的稀释,也将反应在黄金的表现中……

图11:黄金、美股与A股表现

数据来源:Wind,华安基金,2023/4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黄金ETF(518880)持仓为黄金现货合约,紧密跟踪AU9999万足金价格,场内T+0交易,是投资黄金的理想工具。该产品的联接基金为黄金ETF联接(A类:000216,C类:000217),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用基金账户配置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@江涛 @雪球基金 @今日话题 @黑貔貅俱乐部 @望京博格 @创业板50ETF@黑貔貅俱乐部@润哥@奔跑吧图表@泡沫艺术家 @小鱼的储钱罐 @股海猎人2008 @复利无声 @不明真相的群众 @微积分量化价投 @中国基金报 #多只央国企主题基金规模激增#

风险提示: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。另,上述内容仅为成分股介绍,不作为个股推荐。本文中的任何观点、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。基金投资有风险,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投资需谨慎。

关键词:

[ 相关文章 ]

[ 相关新闻 ]